
病毒性肝炎
病毒性肝炎预防
病毒性肝炎加入时间:2011-10-25
点击:
- (一)控制传染源
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。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。慢性患者和携带者可根据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传染性大小。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尽可能予抗病毒治疗。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,饮食服务,托幼保育等工作。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,不合格者不得献血。
(二)切断传播途径、
1、甲型和戊型肝炎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、加强粪便、水源管理,做好食品卫生、食具消毒等工作,防治“病从口入”。
2、乙、丙、丁型肝炎 加强托幼保育单位及其它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,严格执行餐具、食具消毒制度。理发、美容、洗浴等用具应按定进行消毒处理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。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,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实行一用一消毒措施。对带血及体液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。加强血制品管理,每一个献血员和每一个单元血液都要经过最敏感方法检测HBsAg和抗HCV,有条件时应同时检测HBV DNA和HCV RNA。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。
(三)保护易感人群
1、甲型肝炎 目前,在国内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甲肝纯化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类型。灭活疫苗的成为是灭活后纯化的全病毒颗粒,而减毒活疫苗的成为以减毒的活病毒为主。减毒活疫苗水针剂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,保护期限可达5年以上,但其存在疫苗稳定性差的弱点。冻干减毒活疫苗近年已经问世。灭活疫苗抗体滴度高,保护期可持续20年以上,由于病毒被充分灭活,不存在毒力恢复的危险,安全性有充分保障,国外均使用灭活疫苗。接种对象为抗HAV IgG阴性者。在接种程序上,减毒活疫苗接种一针,灭活疫苗接种两针(0,6个月)。于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,一次1.0ml。甲肝减毒活疫苗应在冷藏条件下运输,2~8℃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。对近期有与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,可用人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注射,时间越早越好,免疫期2~3个月。
2、乙型肝炎
(1)乙型肝炎疫苗: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。易感者均可接种,新生儿应进行普种,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者、医务工作者、同性恋者、药瘾者等高危人群及从事托幼保育、食品加工、饮食服务等职业人群亦是主要的接种对象。现普遍藏用0、1、6个月的接种程序,每次注射10~20μg(基因工程疫苗),高危人群可适量加大剂量,抗HBs阳转率可达90%以上。接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,部分人抗HBs水平会逐渐下降,如果少于10Miu/ml,宜加强注射一次。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100~200IU,3天后接种乙肝疫苗10μg,出生后1个月重复注射一次,6个月再注射乙肝疫苗,保护率可达95%以上。
(2)HBIG;属于被动免疫。从人血液中制备。主要用于HBV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及暴露于HBV易感者,应及早注射,保护期约3个月。
目前对丙、丁、戊型肝炎尚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。
- 版权所有:赤峰市红山区传染病防治医院 蒙ICP备11003467号 内卫网审[2011]第0600126号
[管理]
地址: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三东街 总服务台:0476-8661342 住院部:0476-8662327 E-mail:lhbkww666@163.com 咨询电话:0476—8661342,8662350
-